好 书 推 荐
青青园中葵,朝露待日晞。愿这些给予无数人启发的优秀著作,能够带你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,收获知识,不负光阴,学会思考,不至随波逐流。本期为读者推荐的书目是:《艺术的故事》、《不抱怨的世界》、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、《乌合之众:大众心理研究》、《当代传媒中的民粹主义问题研究》。
1.《艺术的故事》
索书号:J110.9-49
馆藏地点:四楼书库
作者简介:恩斯特·贡布里希爵士(Sir. Ernst Gombrich)(1909——2001)生于维也纳,在维也纳大学攻读美术史。1936年移居英国,进入伦敦大学瓦尔堡大学。曾任牛津大学斯莱德美术讲座教授,哈佛、康奈尔等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,并于1972年被英王授封勋爵。主要学术著作有《艺术的故事》《理想与偶像》《秩序感》《木马沉思录》《象征的图像》等。贡布里希善于以简明晓畅的语言来表达严肃的题目,以便初入门者能轻松学习。
内容简介:《艺术的故事》是一本很好的艺术类入门书籍,和它的书名一样,作者把一个个艺术作品汇入历史,用讲故事般的语言,娓娓道来,从古至今,深入浅出,又短小精悍,有清晰的故事线和演变传承,涉及历史、地理和宗教等知识。感觉作者就像知识渊博的老教授,在耳边轻轻地讲述每一幅画每一个雕塑每一名艺术家的故事,其中有大家耳熟能详的蒙娜丽莎和梵高等作品的解读,让大家在听完一个一个传奇故事的同时,对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就有了更宏观更清晰的认识。读这样的书,在了解了西方艺术史的同时,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美,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。书中有大量精美的插图,可以让读者在读文字的时候把作品联系起来,更加方便读者去了解艺术的风格,对艺术史的记忆也更加深刻。
2.《不抱怨的世界》
索书号:B848.4-49
馆藏地点:六楼书库
作者简介:威尔·鲍温(WillBowen),(美),著 威尔·鲍温(Will Bowen),密苏里州堪萨斯市基督教会联盟的主任牧师。他是美国最伟大、受尊崇的心灵导师之一,还写了讲述幸福的作品《你可以幸福》。2006年,他发起的“不抱怨运动”,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,全球已有超过106个国家和地区、1800万人参加了这项运动,学习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,让这个世界充满平静喜乐,活力四射的正能量。
内容简介:《不抱怨的世界》是一本伟大的心灵励志书,畅销全球80多个国家。比尔·盖茨在推荐这本书时说:没有人能拒绝这样一本书,除非你拒绝所有的书。《不抱怨的世界》分析了抱怨对人生的影响和危害,讲述了帮助人们远离抱怨的方法和技巧。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,并且充满了负能量。书中提出的神奇“不抱怨”运动,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。天下只有三种事:我的事,他的事,老天的事。抱怨自己的人,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;抱怨他人的人,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;抱怨老天的人,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。这样一来,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,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、圆满。
3.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
索书号:I712.45
馆藏地点:二楼书库
作者简介:J.D塞林格,全名杰罗姆·大卫·塞林格,1919年生于美国纽约城,父亲是做生意的犹太商人,家境相当富裕。从1940年在《小说》杂志上发表他的头一个短篇小说起,到1951年出版他的长篇小说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止,在十余年中他共发表了二十多个短篇,有些短篇还在《老爷》、《纽约人》等著名刊物上发表。成名以后出版的作品有短篇集《九故事》(1953)和两个中篇集《弗兰尼与卓埃》(1961)及《木匠们,把屋梁升高;西摩;一个介绍》(1963)。
内容简介: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通过第一人称以青少年的说话口吻叙述全书: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,还要有精神生活,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,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。这本书的主人公霍尔顿是一个有理想的人,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麦田守望者,去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看护儿童,他曾经多次想离家出走,远离尘嚣,孑然一身,独自去过世外桃源般的质朴而又单纯生活。但在现实生活中,他的理想却被现实生活一一击破,他开始愤怒与焦虑,这是此书的两大主题,剖析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、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路历程,揭示了青少年孤寂、彷徨、痛苦的内心世界。
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里的霍尔顿并未长大,但是他不像《小王子》里懵懂的小王子保持童心看待世界,也没有《挪威的森林》里渡边悲哀无力的孤独。对于虚伪的社会,霍尔顿没有什么爱,但是他的心仍然是单纯善良的。他无法融入虚伪的生活,又不愿忍受生活的虚伪。他想要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,却又因为青年的荷尔蒙不愿、不能为此卑贱地活着,最后终于导致了心灵上的矛盾感,正和许多青少年的心情如出一辙。
4.《乌合之众:大众心理研究》
索书号:C912.64
馆藏地点:六楼书库
作者简介:古斯塔夫·勒庞(1841-1931),法国社会心理学家,以对群体心理特征的研究而著称,著有《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》《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》《战争心理学》《社会心理学》等,其中以《乌合之众》最著名。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立足于社会现实写下许多社会心理学著作。
内容简介:《乌合之众:大众心理研究》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著作。在书中,勒庞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,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,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,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,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,他的思想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。作者指出,群体的一般特征是个性消失,受群体精神统一支配。同时,群体容易冲动,易变和急躁,情绪走向简单和夸张。这些表象背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,例如种族、传统、时间、政治和社会制度、教育等。历史的教训触目惊心,我们要常怀责任意识,保持清醒的头脑,明辨是非。
5.《当代传媒中的民粹主义问题研究》
索书号:D092
馆藏地点:五楼书库
作者简介:陈龙,199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,获博士学位,后从事博士后研究。现为苏州大学传媒学院院长、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。研究领域主要有:媒介文化、电视研究等,著有《传媒低俗化对策研究»、《媒介文化通论»、《在媒介与大众之问:电视文化论》、《媒介批评论》、《传媒文化研究»、《视觉文化传播导论»等专著十余种,论文80余篇。
内容简介:本书着重讨论了民粹主义的理论谱系、起源、发展以及在中国的表现,网络民粹主义的抗争政治学、民粹主义的网络传播机理、网民民粹主义群体心理学、思维逻辑,网民政治参与和民粹化逻辑,网络暴力与人民审判的合理化,文化民粹主义与传媒内容生产等。通过分析当代传媒中民粹主义种种表现,剖析其实质,揭示其危害,从制度建设、與论引导、文化建设等层面,提出防范民粹主义危害的对策。
作者在本书前言访谈中说,年轻人总是容易情绪化表达意见,容易被煽动,民粹主义恩潮最容易在年轻人中产生,“文革”中的“红卫兵”主力就是青年学生。当前,新生一代单纯、幼椎,发幻想,疾恶如仇,一个莫辦真假的网络帖子就能激起他们的 “革命热情”,甚至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,被人利用。当下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加强新闻伦理和媒介素养教育,告诚学生遵从新闻专业主义和职业道德,不主动传播虚假信息,凡事多动脑,以专业的眼光看待网上传播的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