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弗雷德里克·温斯洛·泰勒
弗雷德里克·温斯洛·泰勒(1856—1915年),美国著名管理学家,经济学家,被后世称为“科学管理之父”。
1911年,泰勒在《科学管理原理》中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。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,他说:“诸种要素——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,构成了科学管理,它可以概括如下:科学,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。协调,不是不和别人合作,不是个人主义。最高的产量,取代有限的产量。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,实现最大的富裕。”泰勒认为只有用科学化、标准化的管理替代传统的经验管理,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,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。泰勒指出,健全的人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适应,企业管理当局的责任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,培训他们成为第一流的工人,激励他们尽最大的力量来工作。为了挖掘人的最大潜力,还必须做到人尽其才。
泰勒的著作包括《计件工资制》(1895年)、《车间管理》(1903年)、《科学管理原理》(1912年)。20世纪以来,科学管理在美国和欧洲大受欢迎。当然,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,如研究的范围比较小,内容比较窄,侧重于生产作业管理。另外泰勒对于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、市场、营销、财务等都没有涉及。更为重要的是他对人性假设的局限性,即认为人仅仅是一种经济人,这无疑限制了泰勒的视野和高度。